万年是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被誉为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中国贡米之乡、中国优质淡水珍珠之乡。在这里,每一处山水,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每一把泥土,都散发出浓郁的稻作文化气息。一万多年前,万年的先民种植出了世界上第一棵水稻,将人类栽培水稻的历史在浙江河姆渡基础上向前推移了五千年以上;万年的先民还开创了刻符记事和物食易换的人类先河,缔造了野稻驯化起于是、烧土成器始于斯、刻符记事源于此、物食易换发于兹的“四个世界第一”,每一个都是人类发展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使万年成为了一座人类早期文明发源的历史丰碑。
行政区划
名称来历 因设县建治所于万年峰南得名。
地理位置 地处江西省东北中部,上饶市中部西侧,乐安河下游,鄱阳湖东南。位于东经116°46′41″~117°15′16″,北纬28°30′00″~28°54′08 ″。东与弋阳县、鹰潭市的贵溪市毗邻,南与鹰潭市余江县交界,西与余干县接壤,北与乐平市相连、与鄱阳县隔乐安河相望。县城距南昌93公里,景德镇76公里,鹰潭56公里,上饶95公里。
政区沿革 春秋时,属楚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设九江郡,以番邑为番县、析番县置馀汗县,县境属番县东南境、馀汗县东境的义乡、乐安、葛阳,隶属九江郡。汉高帝五年(前202年),分九江郡置淮南国;十一年又分淮南国置豫章郡,鄱阳县居第四、馀汗县居第六,县境属鄱阳县、馀汗县地。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孙策分立庐陵郡,县境属庐陵郡。
三国吴,析馀汗县东北乡,置乐安县,县治银城;东汉献帝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分豫章郡置鄱阳郡,同年析余汗县葛阳乡置葛阳县,县治赭亭(今五里庙),县境为鄱阳县东南境、馀汗县孝诚乡、乐安县西境、葛阳县西北境,隶属鄱阳郡。晋,鄱阳郡辖8县,其中鄱阳、乐安、馀汗、葛阳属杨州刺史,县境为鄱阳、乐安、馀汗、葛阳县之地,隶属鄱阳郡 。宋齐时,沿旧置未变。梁,承圣二年(553年),改鄱阳郡为吴州,属吴州。陈,乐安县更名银城县;光大二年(568年),罢吴州为鄱阳郡;大建十三年(581年),改鄱阳郡为吴州,县境为鄱阳、银城、馀汗、葛阳县之地。隋,开皇十二年(592年),葛阳县治迁于弋江之北,更名弋阳县,县境为鄱阳县东南境、弋阳县西北境、馀汗县孝诚乡。唐武德四年(621年),置饶州,辖9县,其中包括鄱阳、余干、乐平、弋阳等县;永泰元年(765年),析弋阳、余干地置贵溪县,县境为鄱阳县东南境,余干县之万年、政新2乡,乐平县西南境,贵溪县北境,隶属江南西道。南唐开元初,改饶州为永平军,县境属如旧。宋开宝八年(975年),废永平军复饶州,属江东路。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饶州为饶州路,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改饶州路为鄱阳府,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鄱阳府为饶州府,县境为鄱阳县东南境,余干县之万年、政新2乡,乐平县西南境,贵溪县北境,隶属江浙行省。明正德七年(1512年),割鄱阳、余干、乐平、贵溪四县之地置县,县治万年峰南库田畈(今青云镇),故名万年县,隶属江西布政使司饶州府。清沿明建置,隶属饶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隶属浔阳道;十五年(1926年)废道,直隶省辖;二十一年(1932年),全省设13个行政区,属第五行政区;三十一年(1942年)全省设9个行政区,属第六行政区,辖2镇12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万年隶属浮梁专区。1952年浮梁专区撤销,并入上饶专区。县城原设于城厢镇,1959年1月9日省人民委员会批复迁至陈营镇。
政区划分 2010年末辖陈营、石镇、青云、梓埠、大源、裴梅6个镇,湖云、齐埠、汪家、上坊、苏桥、珠田6个乡,共12个乡级政区;领导21个居民委员会,130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05个居民小组、1375个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 1949年全县辖区为37687户,总人口142163人,其中男性为75867人,女性为66296人。2010年末,为120882户,总人口399211万人,其中男性为211099人,女性188112人,非农业人口75145人,人口出生率14.59%,计生率76.49%,死亡率5.74%。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399211万人,占99.93%;有畲、满、侗、黎、土家族等23个少数民族,共273人,占0.07%。区域面积1139.7平方千米。其中陆地1066.4平方千米,占93.6%;水域73.28平方千米,占6.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55.9人。
自然环境
地 形 地处怀玉山系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渐次倾斜,呈阶梯状。地形可分为三带:东南部群山起伏为剥蚀丘陵山区带,中部丘陵起伏间夹小块平原为剥蚀堆积岗地带,西北部地势平坦湖塘众多为侵蚀堆积平原带。主要山峰有三县岭、天光寒、百丈岭、黄天峰、余紫峰、万年峰、斋堂山、万富峰,境内最高点三县岭位于裴梅镇东源村海拔715.2米,最低点汪家村北部田畈位于湖云乡标林村海拔11.5米。
气 候 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丰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但因地形复杂,气候差异较大。多年平均气温17.5℃,1月平均气温5.3℃,极端最低气温-12.8℃(1991年12月29日);7月平均气温29.1℃,极端最高气温41.2℃(1988年7月18日)。平均气温年较差23.8℃,最大日较差23.4℃(1968年 3月 4日)。生长期年平均276天,无霜期年平均260天,最长达300天,最短为233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739.2小时,年总辐射108.73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285天(一般为2月28日~12月10日)。年平均降水量1908.4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62.1天,最多达225天(1985年),最少为133天(1971年)。极端年最大雨量2879.7毫米(1995年),极端年最少雨量1230.7毫米(1963年)。降雨集中在每年4月至7月,6月最多。
河流湖泊 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鄱阳湖水系,大小河流182条,总长约806千米,流域面积2723平方千米,河网密度0.707千米/平方千米,径流总量43.37亿立方米,年排涝量1.01亿立方米,年最大排涝量1.62亿立方米。主要河道有乐安河、万年河、珠溪河、大源河、玉津河等5条,总长144.5千米,流域面积1723平方千米。主要湖泊有14个,山塘、平塘1500余口。
森 林 现有林地面积102万亩,用材林活立木蓄积量100万立方米,毛竹存量234万根,森林覆盖率达64.1%。
自然资源 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金、银、铜、铁、铀、铅、锌、镉、钨、锑、锰、煤、砷、硒、灰岩、砂岩、粘土、瓷石、千枚岩、白云岩、石英岩、花岗岩等22种。其中金储量1.51吨、银204吨、砷55939吨、铅12508吨、锌7344吨、煤247万吨、白云岩8亿吨、灰岩5亿吨。其他自然资源有浅水层地下水资源流量约1.5亿立方米,地下水平均总径流量41.43万吨/日;可供开发利用地表水力资源理论储能总量10592.2千瓦,可开发利用的装机容量4156千瓦;有珍异树种26种,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红豆杉、银杏,二级保护的有鹅掌揪、香榧、凹叶厚朴、花榈木、香樟;已发现中草药品种106种,主要有白术、黄枝子、枳壳、金银花、夏天无、金钱草等;有野生动物77种,其中列为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豹、豺、狼、麂、穿山甲、眼镜蛇、银环蛇、棘蛙、蟾蜍、鹤、雁、鹊、布谷鸟等。
自然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及低温冰冻等。水灾主要因暴雨而形成,县境属多雨区,次数多、强度大、范围广,多形成洪涝。1992~2010年,水灾每年均有发生,以6月~7月居多,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5年6月3日,全境普降特大暴雨,当天降雨量403毫米,发生特大洪水,乐安河石镇水位高达23.52米,超过警戒水位4.52米。全县19个乡镇、186个村委会、8.78万人口受灾。126个村庄、9450户、4.3万灾民被洪水围困。死亡18人,失踪1人,死亡猪牛等大牲畜4750头。倒塌房屋775幢,4650间。冲毁农田5.5万亩,受淹早稻16.7万亩,棉花6.5万亩,其它经济作物6.6万亩。冲毁堤、坝2899处,冲坏水闸等水利设施1360处,小(一)型水库21座,小(二)型水库128座。冲毁公路535处,145.5千米,桥梁358座,公路塌方124处,5.9万立方。冲垮铁路3处,停车12小时。旱灾以伏秋旱为主,多发生在7月~9月,雨期结束进入盛夏干旱少雨季节,程度轻旱两年一遇,严重的七年一遇。1992~2010年,发生旱灾的年份共有5次,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5年,旱灾导致全县10.3万人口受灾,1.1万人、2.3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面积16.8万亩,其中重灾8.6万亩,减产粮食25022吨,直接经济损失4179.3万元。冬季寒潮降温,大风雨雪,每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温冰冻灾害。1992~2010年,发生较为严重的低温冷冻灾害的年份有4年,多发生在1~3月,其中以2008年最为严重,12个乡(镇)普遍受灾,受灾人口20.1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8.2万亩;倒塌房屋43间,损坏房屋865间,冻死家畜3170头;倒塌输电线路52千米;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
社会发展
文化艺术 2010年末有文化艺术团体11个,围绕全市廉政艺术节活动,抓好了廉政小品《千里共婵娟》的创作、编排。围绕全市农民艺术节活动,抓好农民摄影展、农民书画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农民技艺展和文艺节目、民歌会的创作、排练和选送工作,并获得5金5银7铜的喜人成绩,金牌数与广丰县并列全市第一,奖牌总数位居全市第二。围绕全市“三清山”旅游文化节,做好节目的选送、参演工作。围绕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成功举办了全县“双拥共建筹和谐,军民团结一家亲”晚会,得到省市县领导的高度肯定。我县选送的女子群舞《映山红》被市文化局推荐参加江西省首届农民文艺汇演,获全省二等奖。
剧院(场)1座,座位 1100个,每万人拥有30个,年演出320场次,观众达3.2万人次;电影公司1个,电影放映单位16个;电影院2座,座位2200个,每万人拥有55个;年放映3000场次,观众达30万人次;文化专业户150个,文化馆(站)5个,总建筑面积3526平米;公共图书馆(室)79个,总建筑面积6140平米,藏书17.4万册;博物馆1个,建筑面积2600平米;还有网吧、娱乐城、动漫游艺室等娱乐设施。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串堂班、石镇灯彩、太平跳脚龙灯、打连厢等。全县有网吧28家、电子游戏室9家,音响茶座3家,音像制品零售出租28家、图书零售店11家、印刷企业5家,文印企业15家,已基本形成歌舞娱乐、网络、音像、电影、书报刊、印刷复制等综合性文化市场体系,文化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越来越高。
广播电视 1992年 12月开通万年县有线广播站,到乡镇250杆千米,乡镇到村300杆千米,村以下210杆千米。由于电视的普及,农村广播站已基本停播。1989年 9月建差转台塔高34.5米,覆盖半径30千米,1993年1月开通有线电视。2010年末我县广播电视台共上中央台26条(其中新闻联播3条),省台93条,市台668条,县本台播出2100条,位列全市前列。
新闻出版 2010年末境内有期刊类新闻出版单位1家(万年通讯社),各类印刷复制企业 22 家,从业人员 83人。
教 育 2010年末有幼儿园186所,在园幼儿13231 人,专任教师547人;小学194所,在校生42773人,专任教师185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1所,在校生19791人,专任教师109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普通高中6所,在校生9945人,专任教师745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650人;市属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4086人;各类民办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14所。主要学校有省级重点中学万年中学、省级重点师范学校万年师范学校, 其中万年中学是省重点中学中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普通高级中学之一。新校区总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300亩;在校学生4307人,教职工240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高级教师63人。
2010年教育经费达2.48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0.58亿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49亿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2.0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5 %、18.5 %、28.8%、27.3%。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18.96%,比上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
体 育 2010年末体育社团9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13人,其中国家级1人、一级6人,二级28人,三级178人。每年定期举办的体育活动有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老年人运动会、全县干部职工乒乓球大赛。举办了全国CBO男篮总决赛、全县教职工篮球赛及各项小型体育竞赛活动。60.0%的城市社区和35.0%的农村社区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42.0%。
科 技 2010年末拥有各类科技人才2663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6394人,经营管理人才1356人,技能人才7197人,农村实用人才11688人。科研机构主要有农科所、农技推广站。
卫 生 2010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37个,其中二级甲等医院2所(综合医院1所,中医院1所),二级乙等专科医院0所,疾病控制中心1个,中心卫生院6所,一般卫生院8所,分院2所;全县有病床866张,均属公立医疗机构,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17张,固定资产总值2.0亿元。专业卫生人员1543人,其中执业医师472人,其中执业助理98人,乡村执业医生483人,注册护士357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5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1.18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0.89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52.6万人次,住院手术6638台次,出院病人4.89万人次。重点医院有万年县人民医院和万年县中医院,其中万年县人民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医院占地面积46690平方米,建筑面积36300平方米,建有七层门诊综合大楼及两幢六层住院大楼,开放床位400张;现有职工231人,其中高级职称28人,中级职称127人;设有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五官科、皮肤科、手术麻醉科、急诊科、门诊部及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CT室、特检科等临床和医技科室。
风物特产
民风习俗 :
婚嫁 婚嫁习俗有相亲、认亲、下定、结婚、三朝回门等程序。“相亲”是男方在媒人陪同下到女方家见面。双方如不反对或较满意,男方即送给女方一个红包,谓之“见面礼”。 “认亲”是相亲之后,双方约定日子,男方携礼品到女方家和女方的血亲家中登门拜访,并按已定亲戚及辈份进行称呼。至此,男方即与女方正式结为亲戚。“下定”指的是下聘礼,现称“订婚”。男女双方确定日期后,由男方按照双方的协商,把女方所需衣物和礼金以及女方家用于请客所需的糕点、糖果等送到女方家中。“结婚”是整个婚嫁中最主要程序。迎娶日期由风水先生择定,并于下定时用红纸按俗成格式写好交给女方,女方家中即作嫁女的准备工作。迎亲队伍人较多,有乐队、新郎、媒人、伴娘、简单仪仗和抬嫁妆等人。迎娶途中新娘要做到脚不沾地,直至婆家新房内才落地。结婚仪式称“拜堂”,拜天地、拜祖先、拜父母、拜长辈、夫妻对拜。“三朝回门”即结婚第三天新郎、新娘双双回到女方家中做一天客,但当天必须回到婆家住宿。
丧葬 丧葬有“送终”、“报信”、“买水”、“收殓”、“出丧”、“下葬”、“做斋超度”等习俗。现时提倡火葬。“送终”,即老人病危处于弥留之际,在家亲人聚集床前守候,咽气时,晚辈行跪拜礼,子孙于床前焚化纸钱。接着在大门外点香、焚纸钱、放鞭炮、送老人“上路”。“报信”,是送终后,家中男性晚辈并请村里族人分头向有关亲友家报告老人亡故之讯息。“买水”,收殓前给死者擦洗所用之水。习俗规定,此水必须由孝子按照俗成的仪式去村边河、溪或涧边焚化纸钱后取来备用,谓之“买水”。“收殓”,是尸体经过擦洗,换上专为其做的“寿衣、寿裤、寿鞋”后,在敲锣打鼓和亲人痛哭声中置放于棺材内,盖上专做的寿被,再盖上棺盖,钉好钉子。“出丧”,是将收殓后的棺材从家中厅堂或村里祠堂内抬出送至安葬地的过程,故县内有的地方称“送丧”,有的地方称“出门”。
寿诞 境内人们逢十必庆,特别是60岁、70岁以上的高寿,庆典尤为隆重,生日头天晚上,大摆筵席招待前来祝寿的亲友,俗称“暖寿”;翌日清晨,做麻糍、鸣鞭炮开贺;中午继续举行酒筵。
地方特产:
万年贡米 原名“坞源早”,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产于裴梅镇荷桥村和龙港村一带。据传,明正德七年,万年知县为答谢朝廷建县之恩,将归桂乡出产的“坞源早”籼稻米进贡皇上。皇帝食用后大加赞赏,遂传旨“代代耕作,岁岁纳贡”,贡米由此得名。其米质优良,体长粒大,形状若梭,质白如玉,软而不粘,香柔可口,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
万年珍珠 境内各地均盛行珍珠养殖,以湖云珍珠为首,养殖历史悠久。万年珍珠粒大形圆、光泽照人,含氮量高于其他珍珠几倍,素以“淡雅似明月,瑰丽如云霞”、“中国淡水珍珠之乡”而闻名于世。以加工首饰、工艺、化妆、药品、保健、食品等六大类产品为主,畅销海内外。1983年获国家外贸部优质产品称号。
人民生活
居民收入 1949年,农民年均纯收入32元,职工年人均工资360元;1978年,农民年均纯收入200元,职工年人均工资498元;2010年,农民年均纯收入4967元,职工年人均工资20742元。
社会保障 2010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318户,人数8650人,支出2068.4万元,比上年增长10.5%,月人均180元,比上年增长10.7%;城市医疗救助3396人次,财政部门资助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8350人次,共支出470.5万元,比上年增长88.77 %;城市生活无着落人员救助4662人次,支出17.5万元,比上年增长4.3.0%。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861户,人数13086人,支出1872.4万元,比上年增长33.6%,月人均75元,比上年增长33.6%;农村五保集中供养2017人,支出6302.2万元,比上年增长7.5 .0%;农村五保分散供养504人,支出115.2万元,比上年增长7.3 %;农村医疗救助7952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8607人次,共支出854.4万元,比上年增长39.7%;农村临时救济1682人次,支出74.2万元,比上年增长2.4 %。
风景名胜
神农源风景区:神农源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区、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万年县大源镇境内,距县城12千米,景区面积30平方千米,由神农宫景区和仙人洞景区共同组成,整个景区群山环绕,景色秀丽,空气清新,气候怡人。主要景点有神农宫、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梦幻石林等。
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神农源风景区东部,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洞穴遗址,内有景点仙人洞遗址、吊桶环遗址、遗址陈列馆、仙人洞原始生产生活展示区等。这里发掘出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栽培稻植硅石标本,将人类种植水稻的历史推前至公元前12000—14000年前,并发现了目前人类已知最早的陶器(距今10000年以上),出土大量的骨器、石器、蚌器。
赣东北苏维埃政府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座落于裴梅镇富林村西, 距县城15千米。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故址,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砖木结构,前后两进,共6拼5间,14个房间, 1930年3月,赣东北特委所属18个单位全部迁移于此,以方志敏、邵式平为首的赣东北苏维埃政府和赣东北军事委员会也由弋阳迁移至此。旧址至今保护完好,陈列着方志敏、邵式平同志当年睡过的床和蚊帐,用过的办公桌、椅、挎包、竹笠以及红军作战时用的土枪、土炮、大刀、梭标、炸弹等珍贵文物。
神农宫:位于大源镇盘岭村,距县城15千米。是亚洲较为年轻的岩洞,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集现代地下河与古河道于一身。洞内各类钟乳石品种繁多,质地纯净,色泽如玉,形态各异,秀美奇特,蔚为壮观,被中国地质科学院评为中国洞穴重大发现,中国洞穴景观评价一等奖,中国洞穴探险研究江南基地,享有“中国最美的地下河”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