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来历 因设县建治所于万年峰南得名。
地理位置 地处江西省东北中部,上饶市中部西侧,乐安河下游,鄱阳湖东南。位于东经116°46′41″~117°15′16″,北纬28°30′00″~28°54′08 ″。东与弋阳县、鹰潭市的贵溪市毗邻,南与鹰潭市余江县交界,西与余干县接壤,北与乐平市相连、与鄱阳县隔乐安河相望。县城距南昌93公里,景德镇76公里,鹰潭56公里,上饶95公里。
政区沿革 春秋时,属楚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设九江郡,以番邑为番县、析番县置馀汗县,县境属番县东南境、馀汗县东境的义乡、乐安、葛阳,隶属九江郡。汉高帝五年(前202年),分九江郡置淮南国;十一年又分淮南国置豫章郡,鄱阳县居第四、馀汗县居第六,县境属鄱阳县、馀汗县地。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孙策分立庐陵郡,县境属庐陵郡。
三国吴,析馀汗县东北乡,置乐安县,县治银城;东汉献帝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分豫章郡置鄱阳郡,同年析余汗县葛阳乡置葛阳县,县治赭亭(今五里庙),县境为鄱阳县东南境、馀汗县孝诚乡、乐安县西境、葛阳县西北境,隶属鄱阳郡。晋,鄱阳郡辖8县,其中鄱阳、乐安、馀汗、葛阳属杨州刺史,县境为鄱阳、乐安、馀汗、葛阳县之地,隶属鄱阳郡 。宋齐时,沿旧置未变。梁,承圣二年(553年),改鄱阳郡为吴州,属吴州。陈,乐安县更名银城县;光大二年(568年),罢吴州为鄱阳郡;大建十三年(581年),改鄱阳郡为吴州,县境为鄱阳、银城、馀汗、葛阳县之地。隋,开皇十二年(592年),葛阳县治迁于弋江之北,更名弋阳县,县境为鄱阳县东南境、弋阳县西北境、馀汗县孝诚乡。唐武德四年(621年),置饶州,辖9县,其中包括鄱阳、余干、乐平、弋阳等县;永泰元年(765年),析弋阳、余干地置贵溪县,县境为鄱阳县东南境,余干县之万年、政新2乡,乐平县西南境,贵溪县北境,隶属江南西道。南唐开元初,改饶州为永平军,县境属如旧。宋开宝八年(975年),废永平军复饶州,属江东路。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饶州为饶州路,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改饶州路为鄱阳府,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鄱阳府为饶州府,县境为鄱阳县东南境,余干县之万年、政新2乡,乐平县西南境,贵溪县北境,隶属江浙行省。明正德七年(1512年),割鄱阳、余干、乐平、贵溪四县之地置县,县治万年峰南库田畈(今青云镇),故名万年县,隶属江西布政使司饶州府。清沿明建置,隶属饶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隶属浔阳道;十五年(1926年)废道,直隶省辖;二十一年(1932年),全省设13个行政区,属第五行政区;三十一年(1942年)全省设9个行政区,属第六行政区,辖2镇12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万年隶属浮梁专区。1952年浮梁专区撤销,并入上饶专区。县城原设于城厢镇,1959年1月9日省人民委员会批复迁至陈营镇。
政区划分 2010年末辖陈营、石镇、青云、梓埠、大源、裴梅6个镇,湖云、齐埠、汪家、上坊、苏桥、珠田6个乡,共12个乡级政区;领导21个居民委员会,130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05个居民小组、1375个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 1949年全县辖区为37687户,总人口142163人,其中男性为75867人,女性为66296人。2010年末,为120882户,总人口399211万人,其中男性为211099人,女性188112人,非农业人口75145人,人口出生率14.59%,计生率76.49%,死亡率5.74%。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399211万人,占99.93%;有畲、满、侗、黎、土家族等23个少数民族,共273人,占0.07%。区域面积1139.7平方千米。其中陆地1066.4平方千米,占93.6%;水域73.28平方千米,占6.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55.9人。